維持舒適整潔的居家環境,可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質,故「整理」這件事對於希望擁有舒適居家空間的人來說,已然成為重要的人生課題。尤其是華人社會在春節前除舊佈新的習俗,促使平常沒有整理習慣的人,也會在年前特意進行居家環境的清潔,但人都是有惰性的,我們應該如何提升整理環境的動力呢?首先要先明白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整理?《囤物族的不丟東西整理術:別再叫我斷捨離!只要挪動空間就OK!不復亂的收納魔法》的作者將他打掃超過五千個家庭的的經驗分享給讀者:「整理不是目的,而是方法。把家整理乾淨不是目的,想想自己把家整理乾淨之後想做什麼,要怎麼做才能過著開心幸福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事。」以下摘錄本書的重點跟大家分享,如果想知道書中更細節的內容,請自行購書支持作者的創作唷~

書中主要倡導兩個觀念

  1. 東西不丟也沒關係。
  2. 比起物品,更重要的是空間。

上述兩個觀念推翻過去舊有居家整理的概念,既可以讓銀髮族保留對家的眷戀,又能在家中過著開心幸福的生活。只要移動東西,就能得到空間。有了空間,就會動心。心一動,人生便得以改變,這是作者從長年的整理工作中發現的真理。《囤物族的不丟東西整理術:別再叫我斷捨離!只要挪動空間就OK!不復亂的收納魔法》雖然同為分享整理技巧的書籍,但側重在年長者的環境整理、空間安排與收納,以及在協助年長者進行物品的整理、規劃環境動線都需要特別注重安全、便利等因素,還有最重要的是照顧年長者的內心感受。過去幾乎所有關於整理的技巧,都是在講「如何面對物品」的訣竅,想盡辦法要減少、丟掉、整理,還是收納物品……然而,越是上了年紀的人,擁有的物品愈多,對物品的依戀也更深。到了一定的年紀,過去的回憶與榮耀,將成為支撐自己活下去的重要憑藉。那些在別人眼中只是破銅爛鐵的東西,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與重要回憶相關、無可取代的物品。要他們放棄那些東西,等於跟過去閃閃發亮的自己說再見,那是很痛苦的事。

 

如果長輩不願意,就不能強迫他們丟掉東西,用強迫的方式,肯定會讓長輩的身心出現狀況,正因為手邊有寄託心靈的物品,長輩才能安心過生活,若是他們抗拒丟掉,實在沒必要硬是強迫他們放棄那些東西。與其丟東西,不如「把東西集中起來」。不是「丟掉」,而是「集中」。比方說,如果地板上到處有散落的物品,那就姑且把它們集中掃到房間的一角;也可以清出一個專門放東西的房間,把物品集中放在那裡。再怎麼不行,藏到沙發後面或塞進空壁櫥裡也沒關係。為什麼要把東西集中放置呢?因為要製造出空間。站在把東西集中移走後重獲新生的空間裡,會讓人想起踏進空無一物新家時的心情。對即將在那裡展開新生活的期待、對未來的希望,還有興奮雀躍的心情。清清爽爽、什麼都沒有的空間,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會刺激人們產生「在這裡展開什麼吧!」的積極欲望。正是這份「積極」,促使人們主動整理東西。換句話說,要刺激人們產生主動整理東西的積極欲望,空間比物品更重要,就是因為:只要製造出空間,自然會產生「減少多餘物品」的心情。

 

為什麼住在雜物堆裡的人討厭整理呢?因為篩選東西、非丟不可,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辛苦又悲哀的事。作者在為高齡者或銀髮族整理家裡時,絕對不會讓他們懷著義務感、受到強迫或以厭惡的心情投入清理工作。要是這麼做,老人家大概整理一小時就筋疲力盡了,一個弄不好,還會危害到他們的健康,這是非常不幸的事。作者會試圖讓每一次的整理,都在「期待雀躍的心情」下展開,首先,詢問住在那個家裡的人「想做什麼事?」有什麼夢想或希望。把房子整理乾淨不是目的,期待在整理乾淨之後的空間裡做什麼,才是提問的焦點。想怎麼打造這個家?想在家裡做什麼事?打造成怎樣的空間,才能讓你產生雀躍、期盼的心情?在開始整理之前,必須先釐清這些問題。

為銀髮族規劃的輕鬆整理五步驟

  1. 確保生命線暢通
    • 整頓生命線(這裡的生命線,指的是與「睡覺」、「吃飯」、「做家事」等維持基本生存及生活相關的路線),防止物品壅塞
    • 從通往各處的走廊開始
    • 走道要盡可能寬敞
    • 移動走廊上的東西,或是集中放置
  2. 重新檢視生活動線
    • 重新檢視已造成困擾的固定動線
    • 移動生活動線上的東西
    • 用「時間軸」來想像人移動時的情形
    • 改善洗衣動線,減輕煩躁!
  3. 將東西集中在一處
    • 即使只是移動家中「腫瘤」(「堆積的雜物」,會阻礙家中生命線與生活動線,也是東西壅塞的元凶)也好
    • 清出一個房間當「置物間」也是辦法
    • 若沒有可以用來當置物間的房間,把東西暫時堆到車庫、院子或陽台也無妨
    • 東西沒有地方可移動,或是嫌移動東西太麻煩時,還有一個終極絕招,就是只把東西集中在房間一角,藏在家具後面
  4. 創造新空間
    • 先從一個房間下手,清理出一個空間
    • 再小也無妨,必須擁有個人空間
    • 用家具隔出新的空間
    • 評估為了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多少活動空間
    • 打造「看到就開心的場所」,有了這樣的空間,人就會產生「不然這裡、那邊也整理一下吧」的積極「意願」,順利展開整理作業
    • 為了維持打造好的空間,請回到原點思考:「這個空間原本是想拿來做什麼的?」「打造這個空間的目的是什麼?」是很重要的
  5. 把常用的東西拿出來(不用勉強收起來)
    • 不用的東西收納起來,要用的東西刻意取出

整理銀髮族、高齡者的家,必須以方便、安全、生活舒適為最優先,先決條件是確保帶來生存價值的「夢想與希望」空間。多餘的物品可以放到置物間,或是集中放在家具後方,全部丟進收納櫃裡也可以,重點是製造空間。只要眼前有清爽的空間,偶爾打開收納櫃時,心想:「哎呀,有點髒亂」,自然就會產生「下次有時間的話,來好好整理乾淨吧」的想法。到那時候再來整理亂七八糟的收納櫃就可以了。

 

整理年長者的家,與其說是「動手做事」,不如說更接近於「溝通」。至於技術層面要怎麼做呢?首先,我們必須坐下來,和老人家保持相同高度,並且要正面注視著對方,讓他們能一個字一個字聽清楚我們說的話。高齡長輩放在家裡的物品,對他們而言都是重要的東西,千萬不能輕易說出「這種東西不需要了吧?」等失禮的話。另外,父母這一輩的人或許會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就算腦筋還很清楚,身體卻多半不聽使喚,想要整理也無法如心所願。所以,最好別逼父母決定「這東西要留?還是不留?」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判斷力本來就會衰退,要高齡長輩馬上做出「要留?」「不留?」的決定,那場面簡直就是地獄。因為判斷力衰退,所以做不出丟掉東西的決定,更何況要他們一口氣整理完大量雜物,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而且,家中物品代表了父母這一輩子的人生,花了幾十年才建立的人生,怎麼可能在一兩天內就做出要留不留的判斷。可以換個說詞,讓長輩主動想整理:

  1. 用「您想怎麼做?」取代「否定」。〈範例〉有張想清理掉的椅子。說詞:「這張椅子,您打算怎麼處理?還想坐嗎?」
  2. 加以讚美,結合對方的開心經驗。〈範例〉家中餐具堆得像座小山。說詞:「家裡有好多漂亮的餐具喔,畢竟媽媽擅長做菜嘛!要是像以前一樣,常有客人上門一定會很開心。要不要稍微整理一下這些餐具,再邀請客人來玩?」
  3. 問放棄整理的人「有沒有想見的人?」。〈範例〉說著「反正我都快死了,別管我」的父母。說詞:「你有沒有想見誰?我去找他來?」
  4. 對「事」不對「物」。〈範例〉家中有大量派不上用場的毛巾。說詞:「○○來的時候,可以讓他用這條毛巾嗎?」
  5. 用請求取代命令。〈範例〉想移動餐具櫃。說詞:「這餐具櫃要是能放在客廳,使用起來一定比現在更方便。」

 

相較於年輕人,年長者們待在家中的時間更長,對年長者來說,家的意義更是重要,家是一個需要令人感到安心、安全,帶來「夢想與希望」的幸福場所。在為年長者打掃居家環境時,我們需要先用心溝通,以年長者內心的感受及實際的生活需求為出發點去協助整理工作,《囤物族的不丟東西整理術:別再叫我斷捨離!只要挪動空間就OK!不復亂的收納魔法》分享給讀者們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整理不是把東西丟掉就好,我們不應該把整理當成目的,整理只是一種方法,幫助我們讓生活過得更幸福。而這本書也提醒了我們,身為晚輩如果想要主動幫忙年長者整理時,就算初心是希望提供年長者更好的居住品質,但整理的前提必須先照顧年長者的感受,以免造成雙方的衝突,更甚者會影響年長者的身心健康。推薦這本書給為人子女、家中有年長者的讀者們,在維護居家環境的同時,對於年長者的內心感受、空間需求能多點同理心,如此方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加和睦,也能共同營造舒適的居家生活空間~

 

 

 

 

※邱香凝(譯)(2021)。囤物族的不丟東西整理術:別再叫我斷捨離!只要挪動空間就OK!不復亂的收納魔法。台北市: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堅純子,2020年)

image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延伸閱讀: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延伸閱讀:老大人 Dad's Suit

§延伸閱讀:聖誕小豬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 i  的頭像
    小 i

    「i」學習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