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以故事繪本的方式描述一隻大棕熊及一隻小雀鳥的互動對話,用以表達「謠言止於智者」以及不傳遞未經證實的話語等概念給讀者們,是一本十分適合親子共讀的讀物,可以讓親子共同成長~
在森林裡,有一隻小雀鳥一大早就十分雀躍地去找大棕熊,想要跟大棕熊分享森林裡的動物們在討論的不可思議的事情。而在小雀鳥興奮地想要開口分享聽到的事情時,大棕熊都搶在小雀鳥分享前,逐一向小雀鳥確認想要分享的消息是否有滿足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真相):
你確定要告訴我的事情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就像這壺水是熱的,那麼肯定嗎?
第二件事(善意):
如果你不確定你想告訴我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我希望它至少能像蜂蜜一樣,甜得讓人感到開心。
第三件事(實用性):
如果你不確定你想告訴我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對我也沒什麼好處,我希望它至少能像這個裝著花草茶的茶杯一樣實用。
大棕熊明確的跟小雀鳥說如果無法確認想要分享的事情具有以上三點特性,也許該把它忘了,因為還有其他更好的事情可以做......而其他更好的事情,或許是指閱讀並分享書籍知識的這件事,因為比起道聽塗說的八卦,書本的知識更有分享的價值(本書最後一頁是大棕熊與森林裡的動物們分享讀物的畫面)。
綜上分享,《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告訴我們要與他人分享事情前,可以先確認對於他人而言要分享的事情是否就是真相,且具有善意與實用性,如果不具有以上特點,那我們還是忘了這件事情,這樣對自己或他人來說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避免我們淪為謠言的傳遞者。此外,與其談論不實或毫無根據的八卦,其實有更好的選擇-「閱讀」,我們可以透過閱讀學習他人之長處,改善己身之短處,並分享他人有用的資訊,讓良善的循環促進團體、社會、國家持續進步與和樂。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盡信書不如無書,在選擇閱讀的書籍時,仍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去評斷書籍資訊的正確性。
推薦《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給身為家長的你,藉由親子共讀的機會,向孩子們傳達如何判斷「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的取決方法,莫因一時心直口快或是誤傳謠言,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也推薦給每位「大人們」,要做好身教才能成為孩子們的學習榜樣。願大家在跟他人分享事情時,皆能事先思考是否具有真相、善意且具有實用性的特點~
※賴潔穎(譯)(2024)。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台北市:大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妮 • 克拉海,2023年)
臺中
§延伸閱讀:【親子共遊】可以與孩子共同認識植物、魚類,還附有小型遊戲區的遊玩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
§延伸閱讀:【親子共遊】鄰近勤美誠品綠園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且房間寬敞附嬰兒床-台中全國大飯店
§延伸閱讀:【親子共遊】好停車、設有親子共讀區且環境清幽的地方-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
南投
§延伸閱讀:【親子共遊】房間寬敞舒適、附有超大嬰兒床及相關沐浴用品- 南投冠月精品旅館
臺南
§延伸閱讀:【親子共遊】早餐送到房門口、房間寬敞的豪華家庭房-臺南市安平區樹屋文旅
閱讀
§延伸閱讀:【親子共讀】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王宏哲給孩子的情緒教育繪本2
§延伸閱讀:【親子共讀】情緒大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