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閱讀大師兄的作品《你好,我是接體員》以及《火來了,快跑》這兩本書之後,十分期待閱讀同為大師兄的著作《比句點更悲傷》的這本書,不知道大師兄會在這本書中,跟讀者分享什麼樣的人生故事。作者大師兄在殯儀館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要面對來來去去的活人和死人,接回也送走已完成在這個世界駐足任務的人們,也替它們留下屬於它們的故事。大師兄透過書寫故事,將人生的意義蘊藏其中,每篇文章讀來都淺顯易懂又詼諧,但卻都能讓人從故事中反思我們的人生,透過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究竟在人生的這趟旅程,我們最後到底留下些什麼?或者是說想留下什麼?我們這輩子努力追求的到底是自己的目標還是為了達到別人的期待?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抵達人生終點站之前,為了不留下遺憾,付諸實際行動完成自己人生的待辦清單?

 

「有這麼嚴重嗎?」永遠都是事不關己的人才說得出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若非當事人其實不好去評斷他人的行為,子孫對於家中逝去長輩的喪禮到底該以什麼形式呈現,或者是該具備什麼內容,都是別人家的事情,旁人都不好也不該去批判。但是,在看到〈千古難題〉這篇故事中,老奶奶獨立撫養兒子長大,老了被兒子送去養護機構之後,卻苦苦得不到兒子前去探望時,還是不免會同理老奶奶內心的苦楚。或許,我們都該以別人的行為警惕自己,不要在辛苦撫養自己長大的長輩老了之後,疏忽對他們的關心。大部分的人在年輕時可以學習享受孤獨,老年以後,孤單就是大多數老人希望避免的問題......

 

「為什麼我照顧活人的時候,常常覺得很冷清,久久不見有人探視病人一次,但是在殯儀館卻天天有人來探視遺體,然後最常說的就是:『早知道當初我就常常去看你』不然就是好幾年沒回來的家屬趕來殯儀館看最後一面,這樣的意義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是活人的地方冷清,而死人的地方熱鬧呢?」上述是作者以他從事照服員和殯葬業工作的經驗所提出的問題,而這是個十分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問題。送進殯儀館的往生者,不像卡通、遊戲、連續劇,沒有重來、沒有存檔、不能起死回生,留下的有的是悲哀,有的是早知道,有的是還沒說出口的愛、感謝,以及對不起。為什麼我們往往要等來不及的時候才來後悔?沒有人可以準確預知未來,包括死亡的日期,那為什麼明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想對誰表達愛、感謝或對不起,卻總是想著之後再說也可以,但誰知道有沒有那個「之後」呢?

 

在〈小飛俠〉這篇故事中,往生者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並寫下「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給你們兩個自私的王八蛋!」給它的父母,令人無限唏噓。父母總是對孩子有無限大的期望,或許是想讓孩子更順遂,或許是不想讓孩子吃苦,但有時候出發點是好的,卻用錯方式,導致遺憾終身。當父母的或許應該在合法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讓孩子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做好輔助孩子的角色,適時的給予協助及建議就好,這樣或許反而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也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隨著不同的個人特質、回憶、經濟條件等因素,或許「有些東西我以為是垃圾,對其他人來說卻是他的一切,而有些我覺得重要的,在他人眼裡也許只是垃圾。」我們都在人生路上持續學習,而其中一項學習重點就是不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強制套用在他人身上,只要人人多點同理心,就可以讓我們的社會增添多點溫暖。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給彼此多點尊重,也能反饋自己,藉此學習成熟的智慧,而當寶貴的生命殞落之時,舉辦喪禮是對於生命的悼念,有的人辦喪事是希望符合傳統的禮俗,覺得應該做而做,而有人是希望不要留下遺憾,再有的人是為了補足缺憾,不論什麼理由,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推薦《比句點更悲傷》這本書給希望了解生命故事的人,或是希望更了解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讀者,願你我的人生都能多點圓滿、少點遺憾,比「句點更悲傷」的事能夠越來越少......

 

 

 

 

※大師兄(2019)比句點更悲傷台北市:寶瓶文化。

image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奇摩購物中心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你好,我是接體員

§延伸閱讀:火來了,快跑

§延伸閱讀:靈界的譯者:從學生靈媒到棒球女主審的通靈之路

§延伸閱讀:獅子的點心

§延伸閱讀:早知道就待在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 i  的頭像
    小 i

    「i」學習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