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懸疑小說天后泰絲.格里森擅長撰寫醫學相關的懸疑小說,在《我知道的秘密》中,以葬禮揭開小說的序幕,本書偶以一位隱藏人物的所見所聞穿插其中,不免激發讀者的好奇心,亟欲知道這位藏鏡人在小說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在小說中真正開始展開緝兇行動的關鍵點是一名年輕女性在自家臥房被殺害的案件,該名女性受害者死在自己的床上,雙眼的眼珠被挖出並放在死者的手上,除此之外,乍看無法看出真正的死因,警方就從上述命案展開一連串的調查並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兇手這樣對待死者?從現場環境及屍體皆看不出掙扎打鬥的跡象,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該名女性死亡?是藥物,還是毒素?種種疑點皆待警方和法醫共同抽絲剝繭去挖掘出屬於死者身上的秘密。

 

因該名年輕女性死者的家庭關係較為複雜,難免會推測該名死者的死因或許會跟家庭有關,但又令人費解到底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會如此殘忍地取出死者的眼珠呢?不免讓人聯想是否會跟死者與其同學們自製的第一部劇情片電影《我看見你》有關,命案疑點叢生。而在這件命案發生之後,第二件詭異的命案接踵而來,在聖誕夜時,碼頭發現一位赤裸上身,身中三箭的年輕男性屍體,法醫根據屍體在現場的狀況研判死者是死亡之後才中箭,同樣致死原因不明。但兩件命案的屍體都透露著幾個共通點:年輕、健康、死前都喝了酒且含有會致人昏迷的藥物,而且兩個人死後,屍體都遭到毀損。這是不是代表著兇手有可能是同一人?但是,兩名死者看似沒有相同的地緣或人際關係,是否有可能在被忽略的某個面向有交集呢?而如果兇手為同一人,為什麼屍體毀損的方式會不同?問題逐一浮現,案情看似往前推進一點,但實際上是將原本往前進的步伐又帶回原點的方向。

 

在發現兩件命案的相同點時,負責偵辦命案的員警之一-,對於自己的推理太有把握,因而變得盲目,無法看清事情的真相,導致錯判線索與兇手,猶如本書中所提及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s bias),曾經害很多科學家出錯,無疑也曾害過很多警察,你只發現你在尋找的,於是就容易忽略其他事情。其實,惡魔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最危險的就是你絕對不會懷疑的、你認為你可信賴的人事物。人們總是習慣地選擇性注意與盲目相信自己所願意相信的事情,這樣的習慣往往讓人錯失真正重要的訊息......

 

負責探究死者真正死因的法醫,透過屍體顯現的徵象讓屍體「說話」,推測出導致死者真正死亡的可能原因。一具屍體能揭露的不光是身體的秘密而已,有時也能提供種種洞見,讓人了解曾經棲息在這具血肉之軀內的性格,無論線索是手腕上昔日的割傷痕跡,或是吸毒的針孔,或是整容的疤痕,每具屍體都說出了死者的種種故事。當法醫推敲出屍體真正的死因之後,偵查員警探訪命案相關人員,逐一清查及核實事實,案件漸漸明朗,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點: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扭曲,真相只不過是自己的觀點而已。

 

在讀完《我知道的秘密》之後,會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事實的真相竟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又令人覺得殘酷且不可思議,遲來的正義或被掩埋的真相既讓人痛心又遺憾。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而秘密有可能會由自己說出口,或是一輩子都不會被人發現,抑或是有人會透過某種意象表達出來,姑且不論秘密是否會被揭露,務必切記,有些「秘密」是不能輕易窺探或主動挖掘的,因為揭露的後果,可能會超過你我的想像。推薦這本書給喜歡懸疑小說的讀者們,泰絲.格里森撰寫的主題偏向醫學相關的懸疑小說,很適合喜歡閱讀醫學懸疑小說的讀者們~

 

 

 

 

※尤傳莉(譯)(2020)。我知道的秘密。台北市: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泰絲.格里森,2017年)

【讀後心得】我知道的秘密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奇摩購物中心

 

 

 

 

§延伸閱讀:外科醫生

§延伸閱讀:門徒

§延伸閱讀:貝納德的墮落(新版)

§延伸閱讀:急診醫生

§延伸閱讀:緘默的病人

§延伸閱讀:侯文詠短篇小說集(30週年紀念完全珍藏版)

§延伸閱讀:在咖啡冷掉之前

§延伸閱讀:在謊言拆穿之前

§延伸閱讀:在回憶消逝之前

§延伸閱讀:在說出再見之前

§延伸閱讀:在忘卻溫柔之前

§延伸閱讀:解憂雜貨店

§延伸閱讀:戀愛纜車

§延伸閱讀:第十年的情人節

§延伸閱讀:假面飯店

§延伸閱讀:假面飯店:前夜

§延伸閱讀:假面飯店:假面之夜

§延伸閱讀:危險維納斯

§延伸閱讀:祈念之樹

§延伸閱讀:希望之線

§延伸閱讀:嫌疑犯X的獻身

§延伸閱讀:預知夢【伽利略20週年全新譯本】

§延伸閱讀:天鵝與蝙蝠

§延伸閱讀:交通警察之夜

§延伸閱讀:沉默的遊行

 

 

arrow
arrow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