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圖書館》以一份神秘的「閱讀清單」貫穿全書,這份清單以不同的方式,悄然出現在故事中的部分人物身邊,而那些獲得這份清單的人,或是與他們有所交集的人,也因書籍的指引而產生了某些改變,他們彼此之間雖未曾察覺,卻在不知不覺間建立起微妙的聯繫。以下分享本書的閱讀心得,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人,請自行購書支持作者的創作唷~
一位無法走出喪妻之痛的老人——穆凱許,他的妻子生前喜愛閱讀,家中總是擺滿了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籍。在妻子過世後,女兒幫忙歸還書籍時,卻遺漏了一本《時空旅人之妻》,因思念摯愛,穆凱許翻開並閱讀這本書,不知不覺沉浸其中,並深受觸動。當他決定親自前往哈洛路圖書館歸還此書時,卻在最後一刻捨不得將它交還。他鼓起勇氣改請圖書館館員亞蕾莎推薦書籍,然而,亞蕾莎當時的不友善態度讓穆凱許倍感受傷,故而他匆匆離開圖書館,返回家中,後因又看到妻子生前留下的物品,悲傷的情緒再次襲來,久久無法釋懷。
不過,亞蕾莎並非毫無緣由的對人冷漠,她的母親精神狀況不穩定,家庭的重擔由她與哥哥共同承擔,而且,她平常並無閱讀習慣,更遑論為他人推薦書籍。但在穆凱許鼓起勇氣去借書的那天之後,她在圖書館偶然撿到一張「閱讀清單」,上面寫著:「以備不時只需:《梅岡城故事》、《追風箏的孩子》、《少年Pi的奇幻漂流》、《傲慢與偏見》、《小婦人》、《天造地設》」(後來才發現「閱讀清單」還包含《蝴蝶夢》和《寵兒》,只是本書前文有所遺漏)。這些書籍的選擇令人好奇:它們蘊藏著什麼樣的意義?書單的撰寫者是誰?他是否預見這張清單將成為另一個人的閱讀指南?
亞蕾莎為了彌補自己先前對穆凱許不友善的態度,決定開始閱讀意外拾獲的「閱讀清單」上的書籍,並將它們推薦給穆凱許。隨著兩人沉浸在書中的世界,他們分別獲得不同的體驗與領悟。當書中角色的經歷與現實生活產生共鳴時,他們驚覺,雖然每個人解讀書籍的方式不同,但文字卻能帶來相似的觸動。穆凱許與亞蕾莎因閱讀而建立人際連結,不僅修復了彼此的關係,也改變了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在彼此的人生低潮期,帶給對方心靈與行動的支持。
本書除了穆凱許與亞蕾莎的主線故事之外,還穿插了其他支線角色的故事,他們皆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了同樣的「閱讀清單」,無論是出於對人際連結的渴望,或是單純想尋找「閱讀清單」的撰寫者,這份「閱讀清單」最後都將他們引領至哈洛路圖書館,成為圖書館的常客,在閱讀中,建立與他人的連結以及尋求自我心靈的提升。而這份神秘的「閱讀清單」撰寫者,其實是一位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她」,她希望這些曾帶給自己慰藉與啟發的書,能夠流傳下去,去往有緣人的手中,照亮那些在黑暗中踽踽獨行的靈魂,哪怕只是片刻......
整體而言,《人生圖書館》在文字編排上存在些許疏漏,例如書中前半部分提到「閱讀清單」包含八本書,但最初陳列出的書名僅有六本,直到後文才補上《蝴蝶夢》和《寵兒》,此外,部分翻譯語句略顯生硬,偶有斷句不自然或錯字未校正的情況,會影響閱讀的觀感。然而,撇開這些小缺憾,這本書仍然可以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閱讀旅程,對於熱愛閱讀的人而言,本書無疑能引起部分共鳴,例如書中所言:「有時候,書本雖然只帶我們短暫神遊,我們回到原地時卻擁有了新的視角。」
書籍能帶領我們踏入另一個人生、另一個世界,在閱讀的過程中洗滌心靈,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甚至改變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很多時候,讀完一本好書,可能會突然發現世界好像不一樣了。推薦《人生圖書館》給所有喜愛閱讀的讀者們,我們的人生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可以主動去編寫、去創造,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篇章,每一次選擇都在塑造我們的故事。因為閱讀,我們不再孤單;因為書籍,寂寞的靈魂得以相遇,在紙頁間築起心靈的棲息地,讓靈魂不再漂泊。
※葉旻臻(譯)(2024)。人生圖書館。台北市: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莎拉.妮薩.亞當斯,2021年)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在咖啡冷掉之前
§延伸閱讀:在謊言拆穿之前
§延伸閱讀:在回憶消逝之前
§延伸閱讀:在忘卻溫柔之前
§延伸閱讀:國語推行員
§延伸閱讀:獅子的點心
§延伸閱讀:十種寂寞
§延伸閱讀:天橋上的魔術師
§延伸閱讀:聖誕小豬
§延伸閱讀: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
§延伸閱讀:歡迎光臨夢境百貨2:找回不再做夢的人
§延伸閱讀:不便利的便利店
§延伸閱讀:不便利的便利店2
§延伸閱讀:祈念之樹
§延伸閱讀:希望之線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
§延伸閱讀:讀懂古人的痛,就能跳過現代的坑:史上最潮的國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