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與《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依照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的順序,依次介紹在這些階段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心理學知識。它們分別是:夢境與潛意識-(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永恆少年-(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陰影-(中年危機的首要功課)以及個體化-(人生下半場的最終追尋),分為上下兩冊介紹。以下摘錄《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提到的夢境與潛意識-(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永恆少年-(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的重點心得跟大家分享,有關陰影-(中年危機的首要功課)以及個體化-(人生下半場的最終追尋)則將於另篇分享請參考:【讀後心得】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人,請自行購書支持作者的創作唷~

 

【讀後心得】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夢境與潛意識


本書以大家小時候耳熟能詳的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來說明「童年的自我懷疑」,愛麗絲因為好奇心的驅使而跟隨一隻帶著懷錶的兔子穿過兔子洞,來到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也因為這份好奇跨入了個人的潛意識世界......但不得不注意的是,當我們在潛意識裡待得越久,自我將變得越缺乏力量。我們的自我需要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來自我界定,否則我們將會失去認同的根基,如失業之後拒絕出門的成年人,與環境的疏遠往往會給他們的自尊與認同帶來再次地削弱,因為意識失去了關注的對象,從而也失去了自己,這時候「自我確認」就顯得十分重要。《愛麗絲夢遊仙境》以童話故事的描述方式敘述了愛麗絲如何在夢境中完成了個人的自我確認並邁向成長之路......

愛麗絲問柴郡貓:「請告訴我,我該往哪邊走?」貓說:「那得看你想去哪裡。」愛麗絲說:「我不一定要去哪裡。」貓說:「那走哪條路都一樣。」「......只要能走到什麼地方。」愛麗絲又補充了一句。貓說:「喔,沒問題,只要走夠遠,一定到得了什麼地方。」

貓看似無厘頭的回應其實是要愛麗絲不可受限於既成的假設。重要的不是非得成為某一種符合社會理想的人,重要的是踏實地走在某條路上,而後成為那一種人。自我確認對長大中的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稚嫩的心靈需要連串的肯定才能茁壯起來。而在故事中,三月兔與帽匠的瘋茶會其實是一個來自潛意識的有害邀請,邀請愛麗絲變成拒絕長大的永恆少女。我們都需要時間整理過去,但目的是為了走向未來,卡在永恆茶會中,最後什麼都不會剩下。瘋茶會保證時間可以停留在永恆的現在,但外在的現實可不會就此打住,責任與義務會隨著時間不斷到來,而在自我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學會拒絕「瘋茶會」的誘惑。另外,到處叨念著「殺他的頭」的紅心王后,或許是在提醒即將長大的愛麗絲要捨棄掉不成熟的自我,而能勇敢反抗紅心王后的愛麗絲,更是成功的對抗了紅心王后這個黑暗母親的誘惑,抵抗了內心中傷人或自傷的深層因子。在夢境中,愛麗絲經過層層的夢境經歷,完成確認自我的過程,走向成長之路,讓夢境不僅是虛無的夢境。

另一則故事是《湯姆的午夜花園》,故事的重點就從湯姆探索午夜十三聲鐘響時展開,湯姆在夢中發現一個秘密花園並認識了一位共同玩樂的小夥伴-海蒂。湯姆的這個夢境療癒了湯姆的孤獨,陪伴他順利地跨過那條童年與成長的分界線。時間不再,卻以嶄新的形式歸返。海蒂的長大刺激著湯姆去長大,湯姆知道人不能永遠活在內心的花園裡。時鐘本身也對應著時間,時間的特性就是永不回頭。時間教會湯姆,長大是不會回頭的,每個人都要在不同的階段裡努力完成自己的功課,否則就會永遠喪失機會。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長大,對湯姆來說同樣如此,潛意識滿足了他想要一個花園的願望,甚至給了他一個比家裡的小花園更大的地方,但如果他只知道在這裡玩耍,而不懂得找到自己該完成的任務,那他就會注定空手而歸。在故事中,湯姆與海蒂的時間錯位,也暗示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與責任,不可能永遠共享同一個人生,而孩子之所以需要練習獨立正是這個原因,因為父母不可能陪他們到老,所以適時的放手,對於孩子的成長才能更有幫助。

 

【讀後心得】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永恆少年


「永恆少年」(puer aeternus)已經成為一個普世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離開學校後無法持久地在工作或親密關係中取得進展或成就。也就是說,對於進入成年人應該有的生活,他們覺得很困難。在本書〈永恆少年〉的篇章中,以兩個故事來探討與說明,分別是《小王子》(追求獨特的永恆少年)以及《彼得潘》(拒絕長大的孩子)。

《小王子》中談及不論從關係的開啟還是維持來看,都仰賴兩個有意願的人持續地參與雙方的共同生活。「參與」與「獨立」都是身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人生任務。永恆少年偏執地想要後者,他們不想當集體的一份子,只想當一個「個體」,然而越是這樣做,就越讓他們什麼也不是。《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以第一人稱的引言如同個人傳記一般開啟故事的開端,描述遇見小王子的過程,而能一眼看穿聖修伯里畫中「帽子」所代表的意境的小王子,其實是聖修伯里內心的神聖孩童,是幼時的自己。當小王子降落在地球的那一刻,他已經落入了現實。重點在於,聖修伯里如何面對內心的孩童?成長總是兩難的,我們試著使自己不成為令人討厭的大人,同時又不得不稍加收斂內心的孩童。由於這樣的兩面性,我們會發現青少年的內心也相當為難,不知該認同哪一個自己。當小王子要求聖修伯里為他畫綿羊(綿羊代表群眾)時,可以說是他試著將群眾帶回他孤獨的小星球,他只想躲在安穩的內心世界,沒有獨立離家的願望。而小王子偏愛那些不具體或隱藏起來的事物,一如不停追逐新戀情與新工作的永恆少年,他們只愛這些事物尚未被揭露前的神祕樣態,現實則使他們退避三舍。永恆少年總是充滿了幻想與好奇心,卻缺乏將它實踐出來的能力。

在小王子的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花談的其實不單純只是花,而是聖修伯里的初戀。年輕人不懂得如何在激情的碰撞之後調整彼此的步伐,他們只是逃開或者怯於負責,因為要負責地待在關係裡是一件很難的功課。永恆少年很難熬到默契的自然產生,因為現實中的那個人等同於現實,都是難以忍受的。另外,小王子在地球上遇到一隻狐狸,狐狸對小王子說的話語隱含著小王子必須馴服自己的生命,只有那樣,他與長大後的自己或與這個現實世界的關係才會是獨特的。生命雖然有限,卻可以是獨特的,要使我們的生命不是他人生命的重複的唯一方式,就是建立關係。狐狸還試著教會小王子,真正的東西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以及永遠要對所馴服的事物負責任。

另一則談到永恆少年的故事是《彼得潘》,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永無島(Neverland)......

在所有令人愉悅的島嶼之中,永無島是最舒適、最緊湊的,島不太大,也不會太分散,從一個冒險到另一個冒險的距離恰到好處,十分緊湊。白天你用椅子和桌巾玩遊戲時,一點也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在你入睡前的兩分鐘,它就變得非常真實,這就是要點夜燈的原因。

永無島裡有無休止的冒險,永遠充滿樂趣。但別忘了它的名字叫做Neverland,也就是說,這座島嶼並不存在。但說它不存在也不客觀,它至少曾經在我們的心裡,陪著我們長大。就算是大人,也偶而會在夢境裡、白日夢中見到它。孩子的潛意識心靈比起我們更為活躍,所謂成長,或許就是要拿捏好現實與永無島之間的分寸吧!永恆少年的困難之一,就是離不開這座島。他們貶抑外在的現實世界,拒絕長大,猶如彼得潘......

永恆少年嚮往自由,他們只想要讓自己更高,遠離土地所代表的現實原則。我們總以為自由是「輕」,卻不知道它背後隱藏著「重」。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責任便是自由的對立面。因此弔詭的是,夢想雖然仰賴人生的輕,實踐它卻必須仰賴人生的重。永恆少年最終抵達不了最高處,因為他的內心嚮往著死亡這個黑暗的母親。在他就要觸及夢想之前,他們往往就會放棄,又逃回母親的懷抱裡。小時候是媽媽,長大後是其他的年輕女人或另一半。直到無路可逃,直到中年來到,甚至老之將至。

 

【讀後心得】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心得總結


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以童話故事的角度切入說明故事中隱含的心理學,讀來淺顯易懂又能複習小時候讀過的童話故事,讀來十分有趣又不生澀,而書中解讀故事的深層涵義讀來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原來童話故事不只是故事,而是潛藏著更深遠的意境。在〈夢境與潛意識〉的篇章中,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闡述愛麗絲在夢境的旅程中,如何從蒙昧的童年期走向成長,以及人格的獨立。而長大的難處就在於我們要割捨內在幼稚的自我,但同時不能喪失童稚之心,大部分的人通常只能做到擇其一,如果不是順應社會的要求割捨幼稚的自我,就是選擇拒絕長大,如果我們能在兩者兼顧的平衡下長大,或許我們都能保有完整的自我,順應自然的成為一名保有赤子之心的大人。而《湯姆的午夜花園》則是告訴我們「時間不再」的道理,長大是不會回頭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在不同的階段裡努力完成自己的功課,練習獨立、學習成長

在〈永恆少年〉的篇章中,作者透過小王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總是拋棄眼前的機會,最終我們就是拋棄了自己。碰到困難就逃避,遇見重複就放棄。生命的可能性只能在現實生活裡被展開,但永恆少年很難接受這一點。小王子的悲劇就在於他好不容易選擇了冒險,卻仍在結局時退回到安全。地球的經歷本來可以讓永恆少年慘白的意象變得具體的,不過他卻沒有堅持下來。即使遭遇了這麼多故事,卻仍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自由與責任總是相依並存,唯有承擔起真正的生命,才能得到意義與幸福。

永恆少年「放棄成長,也被成長放棄。他們遺忘別人,也被別人遺忘。」孩子的世界雖然是歡樂的,卻很貧乏。追求貧乏的歡樂將使人變得平庸,因為淺薄的土壤長不出參天的樹。那能深深地根植於現實大地的人,才能接近太陽。勇於踏入現實世界,接受生命歷程給的挑戰並克服它,才不至於成為一位不能接受平庸又不願意付出心力去突破平庸的人。而在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這件事上,也是突破永恆少年困境的重要課題,永恆少年不願意且害怕與他人的關係緊密,所以總是選擇逃避,因此使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總是有所隔閡,也導致自己不論是在人生的成就與人際關係上終將淡然一生。最後,驀然回首會發現自己猶如打開龍宮公主贈送浦島太郎的錦盒一般,一陣煙霧之後轉瞬由年輕人變為老人,時間其實已在不知不覺間匆匆流逝,而自己卻不自知。

成長意味著改變、脫離原本熟悉的人事物,也必須在幼稚的自我與順應社會之間取得平衡,但因為有的孩子在成長中缺乏安全感,所以或多或少曾經想要選擇或已經選擇抗拒長大,而通常抗拒長大的永恆少年,不甘於平庸卻又害怕接受人生的考驗,直覺的選擇逃避。如果你正在面臨永恆少年的階段或是身邊的親友正處於永恆少年的時期,推薦《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給想要更了解在永恆少年階段中的人們心裡所經歷的感覺與想法。人們通常會因為對神祕、陌生的事物一無所知而突生不知名的恐懼,或許了解它,就能有勇氣去突破它,也才能邁向成長的道路,雖然過程艱辛但也才能真正體會成長的快樂與幸福~

 

 

 

 

※鐘穎(2020)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新北市:楓樹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讀後心得】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

§延伸閱讀: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延伸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延伸閱讀: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延伸閱讀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以愛的對話,陪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延伸閱讀:圖解行為心理學: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延伸閱讀:圖解男性心理學:男人其實跟女人想的不一樣,心理學家教你從行為、習慣與性格讀懂男性的真實想法!

§延伸閱讀:圖解戀愛心理學:談戀愛就像心理戰!你的愛情,有多少真心話和大冒險?史上最強情場攻心術與識人術

§延伸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arrow
arrow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