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曾介紹過《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這本書,書中講述的「情緒勒索」一詞在本書出版之時,引起社會廣大迴響,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諮商心理師-周慕姿。這次周慕姿再度撰寫出深達人心的書籍-《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期望給每位「過度努力」的你我一個重新思考、選擇的機會,不過,在此之前,要學會面對自己,但是,要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脆弱與恐懼、改變自己的慣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當我們沒辦法與自己的內心接觸,就沒辦法正視自己的恐懼,「過度努力」只是面對恐懼時的一個習慣,一個想得到安全感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而已。而當我們沒有好好地感受與思考,這個「生存策略」,就會非常自動化,讓我們感覺到:「我沒有選擇,只得這麼做;只有這麼做,才能讓我擺脫現在的困境。」在面對「過度努力」的人們,最困難的,或許不是「我該怎麼做」的方法,而是-「我腦袋都知道,但心裡做不到。」

如何瞭解與安撫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有勇氣做出不同的選擇,這,才是最難的。讓我們跟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這本書逐步探索自我,給自己的人生不一樣的選擇。以下摘錄本書重點跟大家分享,如果喜歡這本書的內容請自行購書支持作者唷~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書中舉出八個案例,幫助我們探索問題、從抗拒到覺察,最後行動......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第一步 探索

如果,為了活著,需要讓自己「沒有感覺」;那麼,我又是為了什麼活著?


  • 因為生活中缺少自我的意志,也不容許插入太多自我的安排,於是,生活中習慣性地迎合職場、親友的需求,結果,換來的是自己的不滿意。不管再怎麼努力,都覺得內心空空的,好像很需要什麼來填滿。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 在工作上,每一次贏的感覺,就是繼續努力的動力,努力不辛苦,贏不了,才真的痛苦!追求一次次「贏」的感覺,可以帶給沒有感覺的生活,一些難能可貴的刺激與滿足,用來犒賞「過度努力的自己」。到底是「享受贏的感覺」,還是「害怕輸的痛苦」?
  • 擔心犯錯或失敗的時候,會麻煩到別人。不停努力,想要逃開內心那個「認為自己不夠好」的羞辱感。越成功,越害怕:越被人期待,越害怕讓人失望。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成為推動自己進步,卻也是傷害自我價值的關鍵。所有在意他人的努力,回過頭來在自己身上,反而變成了傷。
  • 當期待身邊的人是有能力、可以保護或幫助自己的,卻在一次次的期待落空後,發現:「原來,可依靠的人,還是只有自己」時,那種失望,不但令人孤獨,也讓人受傷。倒不如「不期不待,沒有傷害」,也不會因此感覺到「自己對別人是不重要的」而受傷。基於過往受傷的經驗,若我們真的表現了內心真正的感受與脆弱,真的沒那麼堅強,真的「不夠好」時,我們當然也會忍不住懷疑:這樣「不夠好」的我,還能得到現在有的關係、他人的看重,與現在的成就嗎?
  • 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壓力,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繼續生活,有些人會承受不住壓力?因為,我們的內在如何評價「自己做不到」的這件事,也會壓在我們心上。如果以前自己接受到的訊息是:「我做不好,就等於我不好」,我們就會在每一次的失敗中,感受到嚴重的「自責」與「自我厭惡」,這正是讓人感覺到自己很糟糕的「羞愧感」。我們真能不在乎別人的期待嗎?真的可以「做自己」嗎?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自己一點、一點地交了出去,用來交換愛、交換不被責罵或鄙視,希望被接納,或是希望能在這個世界上獲得一點位置,能夠生存、能有一點喘息的空間。就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勉強自己,也丟失了自己。而自己,原本又該是什麼樣子?
  • 一路追求完美,或許想要的,就是「夠好」。感覺自己夠好、夠有用,就可以讓自己感覺到「安全」。如果我不夠「完美」、不夠「有用」,做不到別人的期待,我還是我嗎?
  • 「有用」,是為了別人的需求;「很棒」,是為了找到生存的的價值與位置。兩者加在一起,成為鋪天蓋地的壓力,唯有關掉自己的情緒,專注在「能力」的培養上,讓自己「有用」、「有能力」,才不會被淘汰,也才有機會撐下去。我們原是為了生存,才要求自己「不能有感覺」,但做這件事,卻剝奪了我們生為人最基本的權利與本能。我們原本就是為了感受這個世界,才降臨在這世界的,不是嗎?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第二步 抗拒

當對幸福的憧憬過於急切,痛苦就在人的心靈深處升起了。(卡繆)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不能說的祕密

  • 我們不想面對的,可能是真正重要的事物,就像是家族不願意觸碰的祕密般。
  • 「祕密」是帶著「羞愧」的:只要需要掩蓋某些事,那些事就會讓人覺得丟臉、覺得自己很糟,因為「這件事不好,不能讓別人知道」。若長久不說,本來是我們「覺得這件事不好、很丟臉」的罪惡感,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變成「覺得自己有地方不好、不能讓別人知道,很丟臉」的羞愧感。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不願碰觸的禁忌

  • 面對太過痛苦或不想面對的事情,不知該怎麼處理那些巨大的情緒,於是,建了一座極為堅固的堡壘,把自己關起來,讓自己走不出去,別人也進不來。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不能消化的痛楚

  • 當原本應該是親密的家人,他們的行為模式就是不好的東西就該捨棄,生活不能留下任何不符合標準的事物,而當那個不好的東西就是自己時,心中的痛難以理解。
  • 孩子,面對自己不能理解的可怕情況,會用各種方式逼自己適應,只為了能生存下去。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不想承認的傷痛

  • 已經習慣被決定了,於是關閉感覺去執行所有別人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像是傀儡一般。久而久之,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喜好是什麼。那是一種「放棄」、「無可奈何」的心情。
  • 有時候,我們窮其一生想要擺脫父母對自己的影響,甚至極為努力,想要避免自己成為像父母這樣的人,不過,想要「完全擺脫」,也仍是受父母影響的證明。當我們發現,自己這麼努力,父母的一些讓我們不認同的部分,卻還是進入我們的骨血,成為自我的一部分時,對我們來說,可能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 當應該是保護自己的家,卻成為帶給自己最大傷痛的來源。但是這個痛,不能被承認,還必須當成是對自己的愛,硬得吞嚥下去,像催眠般地告訴自己說,這對身體很好。
  • 所有的抗拒,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心,不要再因為有期待,或是想起那些事情,而感到難以承受的痛。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第三步 覺察

我們的選擇,遠比我們的才能,更能呈現出我們的真實面貌。(阿不思·鄧不利多)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你的人生,要讓誰滿意?

  • 即使你身上有和父母類似的特質,但是,你個人的意志、你的選擇,都會讓你跟他們不一樣,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你不會複製誰,也不需要複製誰。你,就是你自己。你可以不用再努力讓誰滿意,而是可以好好地,讓你自己滿意。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我只是,怕輸

  • 對於很多人,特別是男性,面對強烈的失能感與失控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可能會引發強烈的自卑與自我厭惡。只是,很少有男性從小被教導、學會如何理解自己,並且學習排解、接納這樣的感受與情緒。因此,焦慮、自我厭惡、羞愧等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最容易用一種情緒表達,那就是:憤怒。如果可以用「憤怒」把事情怪到環境或是別人身上,對某些人來說,更是一種有用的「防衛」。因為那讓我們不用處理、面對自己的羞愧感,可以轉而責怪別人、要求別人。自己的感覺就會好一些。所以,有時候對外責怪的憤怒,是因為內心有難以承受的受挫或受傷。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為了你,我變成你要的樣子

  • 要接納、相信真正的自己是有價值的,重點或許不是在別人,而是,我們願不願意,給自己勇氣,為了自己而相信。願意相信:這,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
  • 當我們願意把自己該負的責任拿回來,不再僅是期待別人的拯救與保護,而是開始學著照顧、保護自己,並且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主動做選擇與決定時,我們的心,終於不再只是停在「受傷孩子」的階段,而是勇敢地往「成人」的路上邁進。我們,也將找回自己真正的樣貌。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承認脆弱

  • 當你不想麻煩別人的同時,反而讓你重要的人,沒有機會對你表現他的在意。有些時候,別人想要主動幫你、照顧你,不是因為你是個麻煩,而是因為他們真的很在乎你,想幫你做些什麼。
  • 有些人的拒絕,可能是因為不在意你,但有些人是因為有困難。練習判斷這些,你可以知道哪些人覺得你重要、在意你的感受。遠離那些不在意你,甚至只把你拿來滿足自己需求的人,不用勉強自己去迎合每一個人。這樣,你才能分辨,哪些人是你可以靠近、親近的人,而哪些人可能不適合。也才不會花太多力氣在不適合的人身上,讓自己太辛苦、甚至太受傷。
  • 在親密關係中,真正加深彼此情感的,不是那些看似「有用」的部分,例如照顧對方、物質上的提供,而是,當我們願意讓對方看到我們的脆弱、恐懼、情感……我們真正的樣子,那些我們誤以為「沒有用」的部分,卻是在關係中最珍貴的部分。有的時候,我們會怕自己沒有用,而讓所愛的人因此不要我們。卻沒有想到,或許,對愛我們的人而言,不論我們有用、沒用,我們的存在與給他們的愛,對他們來說,就是難以替代的美好,是極為珍貴的寶物,能給予他們支持、力量與勇氣。我們都有傷,都會有困難。但當我們能夠在一起互相扶持,或許,那個困難就沒那麼難以跨越,那些傷,也總有慢慢癒合的一天。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第四步 行動

在人生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也會有自己呈現的樣子。不論是什麼樣子,都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的樣子。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看見傷:給過度努力的自己一個擁抱

  • 承認自己的選擇,不只是負起自己的責任,也是承認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做選擇。
  • 當我們願意理解:自己的選擇,只是為了生存、為了適應,而這些選擇沒有好壞。當我們能給自己一點同理、一點溫柔、一些空間,能夠好好呵護自我,讓自我能夠伸展時,自我會慢慢長出力量,面對這個世界,也將有勇氣與彈性,讓自己的人生有其他選擇的可能性。於是,我們不再只有努力做到別人標準的「正確答案」,而將能慢慢建立自己的標準,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答案。
  • 「改變,總在你放棄改變的時候」。有時候,當我們放棄「努力讓自己變好」,而是「希望多瞭解自己一點」時,拿掉「過度努力」,可能就有一些空間,讓「改變」自然而然發生。
  • 比起追求「更好」,願意停下來,給自己和別人一點溫柔,問問自己和身邊的人:「我好不好?/你好不好?」是需要更多勇氣與信任的。今天的你,好嗎?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接納自己真正的模樣,不論是感受或需求

  • 「情緒就像個小孩,當你可以看見它、理解它,它就不用花很多力氣、打吼大叫吸引你注意。你也可以在剛發現它的時候,先安撫它,而不至於到它已經過度巨大、難以控制時才被你發現。有時候,「憤怒」的出現,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你需要保護自己、建立界限,不能無止盡地退讓與犧牲。」
  • 「我想要更站在自己這一邊。我想要保護我自己,不要隨便讓別人定義我、貼我標籤」。這麼努力的你,怎麼可能不好?迷失在別人目光與評價中時,記得回到自己身上,以自己的感受為主;我們就有力量,可以抵擋外在世界的不友善。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承認「我需要你」

  • 需要愛,但說出口。有時用很嚴苛的方式對自己或別人希望從中得到安慰,用以安撫需要愛,卻沒有得到的焦慮與不安。這樣的方式,沒有機會讓別人知道,原來我們是需要愛的,也沒機會讓別人證明:「你不用那麼努力,我們一樣會愛你。」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不論過去如何,現在的我,永遠可以選擇

  • 別人愛不愛你,那是他們的選擇。你當然也能有自己的選擇,無關輸贏或自我價值,而是在於身為一個人的選擇。當你願意為了愛別人而努力,其實是代表:你是有能力愛的。我的努力,也可以是為了我自己。 
  • 當我們為了別人的需求與感受,過度在意而奉獻自己的心力時,即使再有能力,我們都會受困於那種「被控制」的感受,而沒有辦法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只有把力量用回自己身上時,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擁有什麼。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你的存在,就是無可替代的價值

  • 在人生裡,我們都會有自己的選擇,也會有自己呈現的樣子,不論是什麼樣子,都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的樣子。請對已經很努力的自己說:「嘿,一路走來,你辛苦了。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為了自己努力。不過,你再也不需要用努力來證明自己,因為你的存在,就是無可替代的價值。」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心得總結


書中提出的案例可能會讓讀者覺得像自己或身邊的人的故事,因為「過度努力」的情形可能就出現在你或周遭的人身上,不論是在職場、親情、友情或愛情等方面皆有可能出現「過度努力」的人。閱讀這本書的案例有時會看到熟悉的影子,那個影子是自己的也好、是別人的也好,都令人感觸良深,積極努力的人有可能不完全是為了尋求突破自我的極限,而是在心底層面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希望獲得愛,就算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功,也可能因為「冒牌者現象」(impostor phenomenon)而不見得會由衷開心。

冒牌者現象是指「 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 。即使現實環境中的證據指明,他們確實具備優秀才能,他們還是認為自己只是騙子,不值得獲得成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在「過度努力」的人群中不難發現有冒牌者現象的情形,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努力,還不夠好,所以嚴苛的對待自己,不容鬆懈半分,「成功」不會歸因於自己的能力或努力,所以只能持續在人生道路上衝刺。

而這樣「過度努力」的人通常背負過往的創傷,總是極力的往前奔跑,不願意也不能停止努力,只是希望能擺脫失敗或受傷的羞辱感,也或許是為了保有僅存的自我,「過度努力」成為一種遮掩內心傷口的敷料,但是卻無法讓傷口痊癒,只能掩蓋,不能也不知道如何從根本刨除病根。其實想被理解、想被看見,可能比「一直追求更好」更讓「過度努力」的人在意,對他們來說,比起「我表現的好不好」,更希望別人在意的是「我好不好」。

你也是「過度努力」的人嗎?讓我們跟著書中的案例從探索自己開始、理解抗拒、覺察自我,最後付諸行動。過去一直為了別人努力,現在,該為了自己勇敢,畢竟,人生是自己的。你的人生不是別無選擇,端看你是否勇於為自己做決定。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過度努力」的讀者,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 周慕姿(2021)。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台北市:寶瓶文化。

【讀後心得】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奇摩購物中心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延伸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

§延伸閱讀: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延伸閱讀: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延伸閱讀: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

§延伸閱讀: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延伸閱讀: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延伸閱讀:高情商的刻意練習:精準掌握情緒力與同理心,開啟理性腦聰明回話,做自己更有好人緣

§延伸閱讀: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以愛的對話,陪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延伸閱讀:圖解行為心理學: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延伸閱讀:圖解男性心理學:男人其實跟女人想的不一樣,心理學家教你從行為、習慣與性格讀懂男性的真實想法!

§延伸閱讀:圖解戀愛心理學:談戀愛就像心理戰!你的愛情,有多少真心話和大冒險?史上最強情場攻心術與識人術

§延伸閱讀:人生有所謂,決斷無所畏:電通集團CEO唐心慧分享如何做好決定,告別糾結人生!

§延伸閱讀: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隨便、過得廉價

§延伸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arrow
arrow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