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不論是喜、怒、哀、樂的情緒,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也影響著我們的身心靈,甚至主導我們的行為,但也因為太習以為常了,反而會忽略認識這些情緒對我們的重要性。在《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這本書中提到「情緒」對我們的生命而言,是如此重要的存在,透過那些憤怒與失落、遺憾與憂傷,我們才得以認識自己潛在的力量。人,唯有更懂得覺察自我,才能學習「好好活著」

根據作者多年臨床工作的經驗,當自我的覺察力開啟時,與「人」有關的回憶,會一點一滴地從我們內心深處浮現出來,而覺察力開啟的早期,我們的關注點很容易放在「為何他要這麼對待我」的執著上,最後讓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或是更無力的關係糾葛中──作者將這種心理機制,統一命名為「情緒寄生」的現象。

而因為「情緒寄生」,我們容易忽略「我為何讓他這麼對待我」的思考,長久下來,雖然覺察力開啟,卻搞錯了方向,反而讓我們的生活更感到挫折。《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這本書分享三十四種情緒效應,幫助讀者進一步去思考這些心理機制對我們生命的震盪與影響。以下摘錄本書的重點跟大家分享,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書中細節的話,請自行購書支持作者的創作唷~

 

情緒,解讀世界的方式


【哈哈鏡效應】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都是我們心裡情緒基調的投射。

  •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面哈哈鏡,內在是快樂的,世界就呈現歡樂;內心是不安的,世界就反射出不安的模樣。
  • 生命最困難的議題,莫過於如何超越既有的關係、既有的假設、既有的經驗,重新創造新的感受、新的可能和新的相信。

【自我中心效應】過度想像自己與災難發生的關連性,所形成的情緒反應,目的是藉此來維護內在自我的重要性。

  • 我們太焦慮於周圍可能發生災難,又太看重災難與自己之間的關連性,便覺得倘若自己沒有做點什麼,災難就有可能真正發生。我們的情感困在內心的「自以為」,便把其實存在於心頭的幻想,等同成為現實。
  • 記得在「內在想像」和「外在現實」之間畫上界限,某些東西或許只是我們自己的想像,而不見得是對方的意圖。

【時空凍結效應】當情緒形成一種負面平衡時,我們會傾向認為外在造成負面的人事物不會改變,以免自己因為期待事情好轉而再度失望。

  • 每個人都有自己長大的故事。我們可以忘記自己是怎麼長大的,卻不能不知道,我們「感覺」自己是怎麼長大的。正是這些「感覺」,才讓我們困在凍結的過往時空中,繼續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柔焦效應】當我們對現實生活不滿意時,會透過對已經逝去的人事物的美化與懷念,來安慰自己,曾經也有頂尖幸福的可能。

  • 「柔焦」後的過去,阻礙我們活在此時此刻,阻礙我們看見當下的人事物;我們的挫折感被隱藏在模糊中,不用再面對。讓那些不圓滿的過往,以偽裝的美好存在著,我們的人生就真能獲得幸福了嗎?

 

情緒,在人我之間


【刺蝟效應】人與人之間,會透過相互傷害,來尋找對彼此而言,最適當的距離。

  • 這世上有很多父母不能明白,不用加油的語言,才是一種真正的加油。
  • 我們和我們的父母,是否也正在調整彼此的位置和距離呢?

【餘光效應】寧願懷抱希望,來證明自己不會失去,也不願面對現實,從親密關係中找回自我的掌控力。

  • 一段關係明明已經逐漸崩解,我們卻幻想這些毀壞有一天可能會自動回復原狀,彷彿只要懷抱這樣的希望,就不用面對親密關係中不完美的現實,降低可能分離的焦慮。久而久之,卻可能讓人失去檢核現實的能力。

【添加物效應】在關係中做了些什麼,卻缺乏自覺,因而迴避了自己需要負擔的責任。

  • 不要再那麼扁平化地,去看待發生在眼前的事物,而是學習看到每個人的行為、每段關係的形成背後,都有其獨特的脈絡。學著看見自己在一段關係中所放進的添加物,讓我不再苦苦執著於:「為什麼他是這樣的人?」
  •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說:「人生不只需要聰明,還需要善良。聰明讓我們看穿別人,看懂人性;善良讓我們理解別人的難處,懂得放下。」

【複製效應】無意識地重現童年時期被父母對待的方式,特別是那些具有創傷性的對待方式,目的是透過這些再生經驗,使過去的負面情緒有抒發和矯正的機會。

  • 強迫式地重複經驗是為了理解創傷,理解創傷則是為了矯正與超越它。

【分離效應】感受到失去的可能性,才突然想要開始珍惜,一旦失而復得,卻又故態復萌。反反覆覆中,人感受到自我矛盾的罪惡感。

  • 我不想等到失去了,才知道要珍惜。卻又沒辦法時時刻刻用失去的心,來珍惜你。

【地雷效應】糾結的情緒無法釐清,形成表達上的困難,進一步衍生成對關係的迴避。

  • 對許多人來說,沒辦法說「愛」,真的是因為「愛」裡也參雜著「恨」?無法在關係中退讓,可能因為心頭還卡著生氣的情緒?當我們還無法釐清自己的感受,究竟是往正向還是負面的地方蔓延,這種感覺就像一不小心踩到埋在土裡的地雷,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只好什麼都不做地站在原地,進退兩難呀!

【鏡映效應】當我們對某些人的行為舉動產生特別強烈的情緒反應時,往往是因為那人身上有我們討厭、渴望或遺忘的自我。

  • 你以為你討厭的是別人,其實只是在他身上看見不喜歡的自己;你以為是別人讓你受傷,事實卻是傷痕本在心裡,所以對別人的某些反應才特別敏感。

【寄生效應】為自己的不如意尋找一個代罪羔羊,有了怪罪對象就不用面對自我的脆弱,和其他更貼近真實的感受。

  • 當人際關係或個人內在發生壓力時,會透過尋找「代罪羔羊」的方式,來傾瀉內心的負面情緒,以轉移某些難以承受的自我的關注力。在這種狀況下,理性通常難以發揮作用。

【稻草效應】對其實無法忍受的事物,過分忍耐,會讓人變得像一顆定時炸彈,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大爆發;不願忍耐自己無法忍受的事物,雖然隨時都可能釋放出緊張,對關係卻反而沒有毀滅性的影響。

  • 佛洛伊德認為,面對某些不舒服的感受時,我們會因為無法處理這些焦慮感,而採用「壓抑」的方式來抑制它。
  •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或者該說,我們沒辦法決定遇到的人是不是自己想像的模樣。然而,即便人生中遇到了某些看似會導向不幸的元素,我們仍然可以擁有自己不同的選擇。

【融合效應】對所愛之人的喜怒哀樂過於感同身受,所產生的焦慮感,因而想要為對方多做些什麼。

  • 不論有多麼艱難,我們終究得承認,每個人一生真正承擔得起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透視鏡效應】沒有經過核對,就將自己心裡的假設,認為是對方真實的模樣。在人我關係中,越是親近的關係,越容易出現這種「偽同理心」的現象。

  • 只要是人與人相遇,就會因「自以為了解」而產生「誤解」。這些「誤解」,則仰賴「我其實不了解」,才有被打破的機會。

【反向效應】為了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刻意做出相反的情緒反應,以免不小心洩漏了心裡的祕密。

  • 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佛洛伊德認為,當我們內心被焦慮感佔據時,會不自覺地做出某些行為,來減低心裡的焦慮感,這些行為被稱為「心理防衛機制」。「反向作用」即為「心理防衛機制」的一種。

【眼盲效應】選擇性地看見和自己主觀意識相符的現象,來驗證與維持自己已經習慣的情緒狀態。

  •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相信自己的主觀。我們的內在像一個特別的小宇宙,裡頭乘載著各種根深蒂固的信仰與價值觀,當我們站在這個宇宙去觀看世界,就只看得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並且抓取與我們內在價值相符的證據,來驗證心裡的觀點。於是,主觀隨著時間,變得更加主觀,形成了情緒上的盲眼狀態。

【西瓜效應】維護對自己有利、打擊對自己不利的人事物,以保障自我的生存權利。

  • 當團體中有所分裂時,就像一把刀將西瓜剖成兩半,我們直覺地去體察那些分裂背後的細微情感,並且依照自我的立場、與對方的關係,去做適合自己情感上的選擇。

 

情緒,一個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我自己


【早熟效應】因為家庭中有某些失功能的成員,導致情感尚未真正成熟時,就要被迫當個大人。

  • 不管怎麼堅強的人,也都有被人照顧的想像和渴求,或許那種無法心甘情願的感覺,是因為我們不是用一個「小孩」的位置,自由自在地過自己的人生。沒有好好地當過孩子,勢必也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
  • 面對過去,就像陪著年幼的自己,從頭長大一次。背後的意義,不見得是和那些成長中經歷的人事物進行和解,而是和我們心裡的陰影和解。

【逆反效應】藉由叛逆的行為,來抒發無法掌控自己生活的苦悶感,想要證明自己對生命仍有一定的主權。

  • 主要是針對人們還對世界懷抱希望時,所做出的「小罪行」。大部分的人,會在這些行為過後,發現自己並未真正走上歪路,甚至還存活下來,於是能重新省思自己與環境的互動,決定未來的目標與方向。

【退化效應】退化到早年時期的情緒狀態,目的是要重新建立尚未穩定的心理安全感。

  • 如果一個人在生命早年階段,曾經被家庭、被環境給無情地撕碎,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充滿委屈、憤怒、活得不開心的人,那麼,我們更需要給他一段時間,陪伴他心裡的內在小孩逐漸長大。對小孩如此,對父母、伴侶如此,對待自己更是如此。當情緒退化的時刻被「接住」了,我們內在才有機會長出如實的力量。如果我們的人生幸而遇到一位有能力接住自己的人,那很好;倘若沒有,也是正常,我們更要及早思考怎麼發展出接住自己的能耐。

【汙點效應】因為某些無法改變的天生特質,而產生的過分努力,目的是想要轉移自己和他人的注意力,假裝這些特質不存在。

  • 汙點雖是與生俱來,卻不代表我們犯下了什麼錯;犯錯的人會被懲罰,但有汙點的人只要懂得遮瑕就好。遮掩不是為了一定要把汙點藏起來,而是為了讓自己多點活下去的動力。等到有一天,證明那汙點其實也沒什麼;等到有一天,社會能夠更開放地接納曾經被大家標籤化的汙點。

【身體化效應】不願接納自己內在脆弱的負面情感,而無意識地將其轉化為身體上的疾病。

  • 接納自己,接納心靈也有生病的權利,而不用非得得到什麼身體上的不治之症,才敢停下來休息、喘一口氣。願意如此善待自己心靈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否認效應】用誇張的反應來掩蓋曾經發生過的創傷經驗,其中包含某些自我毀滅的行為,是為了抵銷創傷之後的罪惡感和焦慮感。

  • 已經發生的事情,在現實上我們難以阻止,在心理上卻可以假裝它沒有發生。然而某些經驗所帶來的痛苦太深了,如果要假裝這些記憶不存在,就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
  • 我們可能會透過哪些非理性的情緒化行為,來否認內在想要遺忘的經驗。要證明那些感受不是我的感受,那些想法不是我的想法,我們都耗費了過多的力氣。

【恆定效應】用情緒消沉來阻斷期待改變的希望感,以維持關係中的平衡,避免其他人受到傷害。

  • 每個家庭維持平衡的方式,總有分配上的不平等,有些人就是可以活得比較舒坦,有些人則必須要抗起責任;可是一旦模式固定下來,即便這個模式糟糕到家裡的每個人都在抱怨,大家還是有一種無意識的默契:維持現況就好了,不要隨便改變它,沒有任何事情比改變現況更可怕。其實,人生永遠都有轉換位置的可能性。

【自憐效應】透過對自我的憐惜,來產生向前邁進的動力。其中的機制包括放大他人的罪惡,以及美化自我的無助感。

  • 自憐感彷彿一名建築工人,激起我們發展出讓自己更強大的行動,為我們內在心智建構出堅硬的骨架,變成可以讓自我安棲的住所。然後我們住在裡頭,繼續可憐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比現在更有用的人。

【伊底帕斯效應】貶抑女性身上的陽剛力量,以及男性身上的陰柔特質。目的是透過覺察,來尋找自己身上獨特的完整性。

  • 每一種生存的樣貌,都有不被批評的權利。

 

情緒,感受並持續活著


【關鍵字效應】某些重要經驗發生時,過去的心結會透過重複性的語言,在經驗當中展現。覺察人我之間,某些共同存在的心結,將有助於營造具有滋養性的關係。

  • 在心理諮商的實務訓練中,諮商師總會敏感於當事人會談時重複出現的主題。「關鍵字效應」即是以心理諮商的精神,探討如何透過情緒性的行為,來辨識他人和自我的內在,有著什麼樣共通的、還未被解決的議題。

【懸置效應】對於尚未明確的事物,以及還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只能先中斷對它的起心動念,來免於憂愁和焦慮。等到時機成熟時,這些不明之物就會浮現出來,成為我們對人生的領悟。

  • 很多事情,不是永遠不能明白,也不是永遠不能放下,只是時間還沒到。時間還沒到,有些事情就只能在這裡懸置而已。
  • 很多沒有答案、無法理解的事情,真的只是因為時間還沒到。

【悶燒鍋效應】在人我關係中有許多感受,因為不好說,所以大部分的人選擇不說,把心裡的感受悶起來。但若察覺到這些已經造成內在煩躁的感覺,就應該要鼓起勇氣表達,以免對關係造成真正的危害。

  • 打開原本悶住的自己,讓感受跑出來,感受出來了,心自會引領我們的腳步,去做出一些行動。

【未完成效應】當某些事件中存在著我們心裡未被滿足的需求,它就難以退回記憶資料庫,而轉變成阻礙我們身心的能量。情緒的任務,就是幫助我們辨識出這些事件,並用適當的方式來完成它。

  • 「後悔」這種情緒最致命的殺傷力,在於我們往往將這種複雜感受,壓抑進情緒的最底層。改變不了過去的無力感,轉成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懲罰。當我們陷入在後悔的情緒中,很容易因為說了也沒有用,也無法改變過去,所以選擇封閉。
  • 面對「後悔」,我們需要的是「重新整理」,整理當時的自己為何那麼做?為何不那麼做?等反思。面對「遺憾」,我們可以將那些未完成的部分給補上,然後放下;我們也能選擇繼續帶著那些未完成、無法完成的部分,但透過對它們的重新整理,來展開新的人生。                

【浮萍效應】當我們太輕忽憂鬱的破壞性,或是放任自己心情低落而不搭理,最後意識到危機突然來襲時,可能為時已晚。

  • 做些什麼,事情不見得就能重來、就能有所改變,也不見得能讓你沉冤昭雪;但在你為自己做些什麼的那一刻,你起碼可以開始重新找回能量。覺察與行動,總是帶給我們力量。

【時光機效應】透過成年的人際關係和童年的家庭關係中,雷同感受的覺察,來強化現在自我與過去自我之間的連結。

  • 我的內在有我的過去和我的想像,我的外在有我的需要和我的現實;同時我知道他的內在也有他的想像,而他的外在有他當下的現實。

【漣漪效應】情緒就像病毒,會無意識地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同樣的,不論是正面情緒或負面情緒,也會在我們自己的內在心智之間相互傳遞。對自己的定義,影響我們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對家庭的定義,影響我們如何看待關係。

  • 當我們能夠從原本覺得傷痕累累的原生家庭中,重新找回一些美好,對我們未來的人生,將有難以想像的修復作用。倘若我們讓自己的內心停留在幼年的經驗中,小時候的挫敗便會擴散為成年的挫敗,甚至擴散成一輩子的失敗。因為我們這麼定義自己,我們的人生也變成一波推動一波的漣漪效應。

 

心得總結


日常中常見的「情緒」所帶來的效應,因為太過「日常」往往容易讓人忽略其背後的意義。讀完《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這本書之後,令人不禁重新檢視起自己過去的情緒、行為反應是否真如書中所提及的內容。書中分享三十四種情緒效應,除了說明情緒效應的意義並輔以例子說明,書中的說明案例大部分是作者本身的經歷,部分為諮商對象發生的故事,因為有貼切生活的案例,所以更容易讓讀者反思,是不是這些效應也曾發生在自己或周遭的人身上,也因為透過反思,我們可以更了解情緒效應對我們的影響,學習與自我的情緒共處並學習克服負面的效應。

我們做為社會群體的一份子,常常在乎他人的感受勝過於自己的感覺,我們在關注他人與忽略自我的惡性循環之下,往往讓我們迷失自己的方向,忘了其實我們最該關心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其實,對於情緒我們最該知道的一件事是......唯有懂得覺察自我的情緒,才能幫助我們掙脫情緒的枷鎖,也才能幫助我們懂得如何做自己並尊重自己內在的感受,先關懷自己的所需,方能建立起讓自己舒服且自在的人際關係。

不管我們的人生遇過多少不如意的事,等到我們對它們有了不同層次的理解,就能重新獲得自由!推薦《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給希望學習覺察自我的讀者們,透過書中的介紹,能幫助我們對於自己的情緒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學習釋放內在的自我~

 

 

 

 

※許皓宜(2018)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image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延伸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

§延伸閱讀: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延伸閱讀: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延伸閱讀: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

§延伸閱讀: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延伸閱讀: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延伸閱讀:高情商的刻意練習:精準掌握情緒力與同理心,開啟理性腦聰明回話,做自己更有好人緣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以愛的對話,陪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延伸閱讀:圖解行為心理學: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延伸閱讀:圖解男性心理學:男人其實跟女人想的不一樣,心理學家教你從行為、習慣與性格讀懂男性的真實想法!

§延伸閱讀:圖解戀愛心理學:談戀愛就像心理戰!你的愛情,有多少真心話和大冒險?史上最強情場攻心術與識人術

§延伸閱讀: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隨便、過得廉價

 

 

arrow
arrow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