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天生就會開口說話,但應該是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如何「好好說話」,我們大都是透過後天的環境及學習,培養自己說話的方式及技巧,而通常願意「好好說話」的人,都能用話語創造出自己的好運氣。《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探索的正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採用的方法是已故知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博士所開創的「非暴力溝通」理論為基礎,再加上其他心理學家的研究。書中分享如何透過盧森堡博士所創的非暴力溝通四大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學習善用溝通的語言,善待身邊的人,最重要的是關心自己與身邊的人,進而發現我們所共同擁有的良善本質。以下摘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的內容跟大家分享,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人請自行購書支持作者的創作唷~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溝通 讓美好語言,為你建構美好世界


我們先有念頭之後,念頭創造出語言,而語言創造了我們的命運,因為我們說出的話,決定了我們跟別人的關係好壞。如果說,語言影響我們的命運,那換個方式講,就是:命運,其實是嘴巴說出來的結果說出什麼樣的語言,就會吸引來相似的回應,給出正向的,就會有良善的回饋;給出負面的,就會得到破壞性的反射。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全彼此,只要說話的方式對了,雙方都有可能同時獲得滿足。

我們會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戴上面具,表現出美好的一面,然後將最真實、不怎麼美好、甚至有點不堪的一面,留給身邊的家人。我們在家裡,無論是語言或行為舉止,都不太修飾。我們喜歡隨興不受拘束的舒適,喜歡放鬆下來的自在,卻沒有想到必須忍受不修邊幅的人,就是與自己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親人。在夫妻相處上,不加修飾的語言與行為常常會誘發彼此的弱點,久而久之,弱點不再只是弱點,而是演變成惡化夫妻關係的元兇。要用心打造並維持友善關係的的對象,不該只是家庭之外的人,其實家中的親人更需要重視,因為他們才是幫助我們建構幸福人生的關鍵人物在親密關係中,最好要有一個共識:允許對方的意見跟自己不同。對方當然可以有任何想法,我們要做的,不是指責對方,而是透過「好好說話」來了解對方,同時也讓對方理解我內在發生的狀況,敞開心去面對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同時不要阻礙彼此說出自己的感受

好好說話能讓我們擁有豐厚的「情感積蓄」與「信任存款」,也比較能容忍彼此犯下的錯誤。倘若沒有足夠的「情感積蓄」與「信任存款」,失控的負面情緒所帶來的殺傷力就相對強大許多。好好說話,要從自己開始做起。除了對肢體語言、說話內容及語氣需要抱持高度的自覺,還要提升意識覺察身邊周圍的人事地物,在期望他人改變之前,要先學會調整自己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觀察(Observation) 如實平靜陳述,傳遞愛的訊號

具體說出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完全不夾帶個人偏見、價值觀與評斷。


觀察引起我們情緒反應的事實與事件,然後據實以報。簡單來說就是敘事、陳述事實,不帶評論地把自己所看到的事情說出來。只要夾帶評論,就很可能讓對方更無法接收到我們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原本希望對方關心我們,結果反而適得其反;原本希望化解衝突,結果反而讓衝突更惡化了。

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這本書中,盧森堡說明了為什麼「觀察而不評論」如此重要:

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譯我的話語或行為。兩者我都可以承受,但請勿將它們混合。

你可以說你看到我沒做家事,心裡很是失望,但罵我「不負責任」,一點都不會讓我更想幫忙。

你可以說我拒絕你的追求,讓你頗為受傷,但罵我是個「木頭人」,並不會讓你的未來更有希望。

是的,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譯我的話語或行為。兩者我都可以承受,但請勿將它們混合。

在職場上,如果能在溝通時非常明確表達觀察到的事實,也是一種工作效率的展現,如果能夠很清楚告訴對方,他就可以馬上做正確的回應。我們很容易在敘述時,陷入籠統、不明確,或是回到舊有的模式,在學習非暴力溝通的過程中,必須不斷試著檢視自己的遣詞用句。以下分享怎樣說話是「帶有評論的觀察」,怎麼說才叫「不帶評論的觀察」:

帶有評論的觀察 不帶評論的觀察
你早上對我不理不睬的。 你早上出門沒有跟我說再見。
他是個大好人。 他每個月都固定捐錢給慈善團體。
你怎麼又遲到了? 這個星期你有兩天進公司時已超過上班時間。
你常常請假都不先打電話到公司說一聲。 早上十點,我沒有看到你進來辦公室,也沒有接到你請假的電話。

當我們專注於觀察,比較不會把焦點放在雙方的情緒上,而是會更認真思索到底是什麼事、哪一句話或哪一個動作,引發了我想要攻擊或引爆的心情?到底是眼前的事情讓我不開心,還是我心中本來就蘊藏著不滿?千萬不要用情緒化的字眼加油添醋,堅持單純的陳述事實,以免牽扯不必要的紛爭。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感受(Feelings) 說出心裡話,讓我們自由

當下「真正的感受」,與你的記憶及過去曾經歷的一切無關。


這裡所說的感受,指的是我們內心的感覺,有些是負面的,但有些是正面的。例如,參加比賽獲得好成績,感受是「激動」、「熱血」或是「自信」。這裡強調的感受,不是指我們對別人言語或行為的評價,而是我們對於自己內心狀態的陳述。例如「我覺得寂寞」,這是我自己內心的狀態;「我覺得你對我冷漠」,這是對別人行為的評斷,兩者完全不同。唯有透過摸索出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更篤定明白自己內心的需求,進而釐清我有什麼需求需要被滿足。

感受是非常個人的,是我們自己的。就像我不可能「感受」到你的癢,我只能「認為」你可能在癢......是一樣的。例如:

「我生氣」=感受

「我感覺你在生氣」=「我認為你在生氣」=「評斷」

所謂的表達感受,並不是說開心時一定要引吭高歌、手舞足蹈,難過時非得愁眉苦臉、咬牙切齒。我們要的是能夠很理性的表達,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呈現自己,不卑不亢。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需要(Needs) 發現內心渴望,找到滿足點

弄清楚自己內心到底重視的是什麼。


在非暴力溝通邏輯裡,「需要」不只是基本的維生條件(例如:水分、營養;睡眠等),還包括了許多比較抽象的,例如我們所信奉的價值觀、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等,像是我們「需要」慶祝、「需要」哀悼、「需要」親密關係等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說穿了,一個常常抱怨先生早出晚歸的妻子,很可能心中非常需要「分享」;一個對妻子怨嘆「你就是看我不順眼」的先生,很可能需要「溫暖」。明明心裡有所盼望、有某種需要,希望獲得滿足,但是卻沒有辦法具體告訴身邊的人(或許自己也沒搞清楚),只能迂迴的透過對別人、對環境的批判,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渴望。盧森堡建議我們,應該避免用批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這麼做只會招來反擊;相反的,當我們釐清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需要,並坦誠告訴對方,對方也比較有可能做出正面回應。我們往往將自己的憤怒歸咎於對方的行為,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別再用批評、指責、分析來表達不滿。先釐清自己要什麼,然後說出自己的需要。而且,必須能明確說清楚,那種刻意含糊迴避的表達方式,只會讓對方搞不清楚到底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需要」是跨越文化、放諸四海皆準的,也因此當我們能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通常別人也能夠理解。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請求(Requests) 請與我一起擁抱美麗世界

具體告訴對方,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


什麼叫請求?簡單說,就是希望對方怎麼做,坦白開口請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也請對方提出他的需要,兩個人盡可能以合作的方式來成全彼此

真正的請求具有以下特點:

  • 不是單方面、不是一廂情願的,也不是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的。
  • 必須是讓對方理解的,讓對方可以拒絕的,還要讓對方心甘情願同意的。
  • 就算對方拒絕,也能試圖去理解原因。
  • 不會讓雙方的連結中斷。

請求不是要求,對方可以選擇說不,我也不要刻意施壓。重點是與對方溝通下去,保持對彼此的好奇與同理。盧森堡博士說,要對方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是出於請求,就是讓對方清楚知道,當他說「不」的時候,是可以獲得諒解的。

盧森堡博士說,請求必須符合三個要件:一是明確,二是正向,三是必須非常具體,具體到當下就能引發可行的行動-盧森堡博士最常用的說法是doable(可行的)。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同理心 同理,為語言注入溫暖


在溝通的過程中,只要能支持到對方「渴望被理解」的需要,只要能讓對方覺得我們有用心聆聽他的心聲,對方的情緒很快就可以得到舒緩。在回應別人委屈時,最重要的是養成傾聽的習慣,避免投入自己的價值判斷,避免用自己的意見打斷對方,盡己所能的尋找線索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及需要,同時做出友善的回應。

「同理心」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涵蓋了兩個彼此相關的層次:一是「同理自己」,也就是先懂得體諒自己的感受及需要,二是有了同理自己的經驗之後,才有辦法「同理他人」,體會對方的感受及需要。設身處地去體會對方的需要,就能夠讓我們從一個只想下指導棋、數落對方的狀態,躍升到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真切體諒的品質。同理心的培養,可以取代想要開導對方、跟對方講道理的習慣,並逐漸發現想改變或開導一個人,真的很消耗能量。倒不如先把自己理清楚、講明白,最後讓對方自己去做判斷,看看能否為我們的關係做出更好的抉擇。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心得總結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的六堂課分別是講述溝通、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同理心等相關內容,在書中提到《失落的幸福經典》有一段話是:「無形的力量一直在為人工作,但是在『幕後操縱』的卻是人自己,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透過話語的振動力量,人說出什麼,就會吸引什麼。」語言的力量不容小覷,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平常我們用哪一種語言,就會造就哪一種人際關係、哪一種命運」,語言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裡。

非暴力溝通不只是一套說話技巧,更是一套了解自己的工具,它幫助我們先理清自己的心智,再與他人交流。從『觀察』開始,理解自己的『感受』,發掘自己的『需要』,然後提出『請求』,最後獲得同理的滿足。」也就是說,在與他人「好好說話」之前,要先學會如何與自己對話,理解自己的感受及需要,才能明確的提出請求及同理他人,此與「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大部分的人因為過去習慣壓抑自我的感受及需要,常常會放大他人的需求,忽視自己內心的渴望,尤其是當面對所愛的人時,常會無意識的落入「我這樣做是對你好,為什麼你不領情」的憤恨、迷思之中。切勿將自己的人生主導權交給他人,應重新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才更能理解「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同理他人」。

「在非暴力溝通理面,溝通的價值在於彼此的心意被看到、聽到,因此過程中沒有人應該受委屈。一方提出請求,另一方是有權拒絕的,同時也要允許對方和自己達不到共識。然後,透過一次又一次傾聽、提問、釐清、反饋,來找到有益於雙方的最佳平衡點,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基本態度。」不要因為對方的拒絕,感到生氣、難過或委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就會淪為「命令」而非請求,這樣的行為對於兩方的溝通是有害而無益的。

波斯詩人魯米(Rumi):「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很難,但改變他人更難,人們對於被迫改變都會感到抗拒,所以執行非暴力溝通可以先從自身做起,不要妄想試圖先改變他人。當我們開始運用非暴力溝通方法開始進行人際互動時,良善的改變自然會發生,因為你給出去的,必然會回到你身上。推薦《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給想知道如何「好好說話」的讀者們,一起透過學習非暴力溝通的SOP幫助我們運用語言創造自己的好運氣~

 

 

 

 

※賴佩霞(2020)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臺北市: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讀後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

 

->購書推薦:博客來

->購書推薦:TAAZE讀冊生活

->購書推薦: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書推薦:Readmoo讀墨電子書

 

 

 

 

§延伸閱讀: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

§延伸閱讀:99%的人贏在說話有溫度:說好說滿,不如說話溫暖!一開口馬上贏得好感的暖心話語學

§延伸閱讀: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話說對了,事就成了。公司裡該怎麼說話?麻煩就沒了

§延伸閱讀:如何讓人喜歡我:前FBI探員教你如何影響別人、營造魅力、贏得好感、開啟「好人緣開關」

§延伸閱讀:如何讓人信任你:FBI 頂尖行為分析專家傳授最強交心術,讓你在職場、人際及生活中擁有人人信服的深度領導力

§延伸閱讀:圖解行為心理學: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延伸閱讀:圖解男性心理學:男人其實跟女人想的不一樣,心理學家教你從行為、習慣與性格讀懂男性的真實想法!

§延伸閱讀:圖解戀愛心理學:談戀愛就像心理戰!你的愛情,有多少真心話和大冒險?史上最強情場攻心術與識人術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延伸閱讀: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延伸閱讀: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延伸閱讀:高情商的刻意練習:精準掌握情緒力與同理心,開啟理性腦聰明回話,做自己更有好人緣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以愛的對話,陪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延伸閱讀:一開口,全世界都想聽你說:台上的聚焦說話術,30個簡報×演講×面試×授課必勝全攻略!

§延伸閱讀:親愛的老婆〈珍珠婚紀念版〉

§延伸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arrow
arrow

    小 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